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简讯:A股一季报大揭秘!上市公司狂赚1.5万亿,这些个股业绩飙升超20倍(附个股)

2023-05-05 09:18:00 来源:光大证券微资讯","title":"A股一季报大揭秘!上市公司狂赚1.5万亿,这些个股业绩飙升超20倍(附个股)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d4e33f571f2a449a801f92acbe99a9f5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A股一季报大揭秘!上市公司狂赚1.5万亿,这些个股业绩飙升超20倍(附个股)","newscontent":"  随着最后一批公司集体披露财报,A股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。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,超5100只A股发布财报,为投资者研究股票基本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  根据iFinD数据的统计,A股上市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高达71.8万亿元,较2021年增长7.3%;净利润超5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  2023年一季度,A股营收超17万亿元,增速收窄至1.9%;净利润接近1.5万亿元,增速扩大至2.1%。  在全球经济回落的重压下,A股表现可圈可点,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核心力量。我们不仅发现多家大型龙头企业依然保持平稳增长,还发现部分行业出现底部拐点。  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盘点A股财报表现,梳理行业及个股投资机遇。  1、超5100家公司发布财报,创业板指数一季度表现最好  早在2月上旬,金三江、美利云发布2022年财报,财报季正式拉开序幕。特别是进入4月以来,2022年财报和2023年一季报共同进入密集发布期,市场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财报表现。  按照交易所的规定,上市公司应当在4月底之前披露上一年度财报和本年度一季报,因此海量公司选择4月中下旬发布财报。4月11日-4月30日,3786家公司发布年报,占A股整体比重超73%。  6家公司没有披露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,包括:交大昂立、*ST紫晶、*ST泽达、*ST大通、天沃科技、ST摩登。此外,百济神州、诺诚健华、中芯国际没有披露一季报。  我们先来看看A股整体表现:2022年,515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达到71.8万亿元,同比增长7.3%;净利润总额超5.2万亿元,同比微增1.3%。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,A股依然面临基本面压力。  2023年一季度,5155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达到17万亿元,同比增长1.9%;净利润总额近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  我们对比一季报和去年年报,可以发现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回落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,但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的好转。从财务报表数据来看,营业成本增速快速回落,为利润加速提供良好的基础。  2023年一季度,A股上市公司营业成本为11.9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%,这个速度较2022年9%的增速明显回落。  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依然十分充沛,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5万亿元,较2022年一季度同比大增101.7%。  为了促进业务发展,上市公司采取两大措施:加大研发支出,以实现高质量发展;继续扩张业务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。一季度A股研发支出达到2976.5亿元,较去年同期大增12.2%,这充分显示了上市公司提升研发能力的决心。  同时,A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突破-3.7万亿元,这表明上市公司依然在积极对外扩张,扩大投资规模。筹资活动净额达到1万亿元,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、充实“弹药库”,为业务拓展提供资金。  分上市板块来看,主板一季度营收约为16万亿元,同比增长1.5%;净利润达到1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3.2%。主板的营收增速仅高于科创板,北交所、创业板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均超8%。净利润方面,科创板净利润接近161亿元,创业板净利润突破560亿元。  我们盘点了主要指数的一季报状况,发现创业板指成为指数“一哥”,营收增速、净利润增速双双超20%,估值约为33倍。  沪深300代表着最核心的300家公司,一季度营收、净利润增速均超4%,估值也仅有12.4倍。  值得注意的是,科创5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净利润出现下滑,中证1000净利润降幅高达23.6%。  资料来源:iFinD  2、11个板块业绩增速超2倍,金融板块成吸金王  看完A股整体表现,我们接下来聊一聊板块的财务表现。我们详细分析了260个三级行业,切实体会到选对板块有多重要。  A股不同板块,有高低不同的量级,很多板块注定难以成为带领市场前行的主线板块。一般而言,我们将总市值超7000亿的板块定义为一线板块,这些板块凭借庞大的规模、海量的拥趸而成为市场明星。  截至4月30日,19个板块总市值超7000亿元,包括:国有大型银行、白酒、证券、股份制银行、保险、炼油化工、动力煤、锂电池、住宅开发、化学制剂、城商行、消费电子、中药、水力发电、航空装备等。  熟悉市场的老股民,会直观感受到这些一线板块的号召力,他们能够带领一众股票掀起巨浪。  此外,还有27个板块的总市值超4000亿元,包括:综合乘用车、空调、游戏、电池化学品、航空运输、医疗设备、铜、军工电子、底盘与发动机系统、通用软件、光伏电池组件、生猪养殖等。  从净利润总量来看,国有大行成为吸金大户,一季度狂赚3590亿元,同比增速仅为1.2%。股份制银行净利润突破1500亿元,增速约为1.5%。  6个板块净利润超400亿元,包括:保险、炼油化工、白酒、城商行、动力煤、证券。部分板块不仅盈利能力强,估值还处于较低水平,估值最低的城商行PE仅有5.2倍,动力煤板块估值约为7.1倍,白酒板块估值回落至30.5倍。  净利润超100亿的板块还有9个板块,包括:基建市政工程、房屋建设、焦煤、中药、空调、农商行、航运、锂电池、综合乘用车等。  此外,15个板块的净利润突破百亿,这个长长的名单里则会看到众多周期板块,包括:铜、港口、火力发电、水力发电、铝等。  聊完净利润规模,让我们再看看业绩增速排名。11个板块业绩增速超2倍,医院板块一马当先,业绩大增107倍。营销代理、汽车电子电气系统、专业连锁、门户网站、火力发电等板块,业绩增速靠前。  净利润增速超1倍的板块,还包括:自然景区、化妆品、油气炼化、酒店、跨境电商、肉鸡养殖等。备受疫情影响的行业,在疫情调整之后,出现了快速修复。  资料来源:iFinD,光大证券数字金融总部  然而,113个板块净利润出现下滑,这些板块有的受困于行业低谷,有的则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。  23个板块出现亏损,航空板块、生猪养殖成亏损王,亏损超80亿元;面板、横向通用软件、畜禽饲料、园林工程亏损额度靠前。  3、多家公司业绩百倍增长  最后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表现,这也是股民们最爱看的内容。  按照净利润规模进行排名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可谓独一档的存在,四大行一季度净利润均超500亿元,工行甚至高达906亿元。  净利润超200亿的公司,还有这十大企业:中国石油、招商银行、中国平安、中国海油、中国移动、邮储银行、兴业银行、交通银行、贵州茅台、中国石化。  金融股的统治地位不止如此,在净利润达到5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,银行股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。能与银行掰掰手腕的,也仅有宁德时代、通威股份、美的集团、中国神华、中国建筑等少数公司。  净利润超20亿的上市公司还有59家,除了银行、电信、能源等行业龙头之外,部分家电、汽车、新能源等行业巨头也榜上有名。天齐锂业、特变电工、比亚迪净利润均超40亿元,海尔智家、大秦铁路、隆基绿能、中国广核业绩也超34亿元,潞安环能、中国中冶、工业富联等龙头企业也大赚超30亿元。  接下来,让我们来看看亏损王,航空公司成为重灾区。中国东航、中国国航亏损均超29亿元,南方航空亏损近19亿元。  亏损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,还包括:温氏股份、中天金融、新希望、荣盛石化、泛海控股、天山股份、牧原股份、正邦科技等。  梳理完上市公司盈利规模,让我们共同研究哪些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。多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百倍,包括:倍加洁、汇鸿集团、华兰疫苗。  净利润增速超30倍的公司还有19家,包括:三生国健、燕京啤酒、朗姿股份、慧为智能、洛凯股份、克来机电、引力传媒、中远海能、申昊科技、金枫酒业、佳都科技、展鹏科技、固德威等。消费复苏、新经济仍是高增长个股的关键词,这些公司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速度。  资料来源:iFinD,光大证券数字金融总部      财报为我们投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投资者应当继续从中挖掘投资机会。无论股市如何起伏,好公司终将会获得市场的认可。  李泉 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:S0930622070004  基金从业编号:A20211203001155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净利润超20亿的上市公司还有59家,除了银行、电信、能源等行业龙头之外,部分家电、汽车、新能源等行业巨头也榜上有名。天齐锂业、特变电工、比亚迪净利润均超40亿元,海尔智家、大秦铁路、隆基绿能、中国广核业绩也超34亿元,潞安环能、中国中冶、工业富联等龙头企业也大赚超30亿元。","newsdate":"20230505091140

随着最后一批公司集体披露财报,A股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。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,超5100只A股发布财报,为投资者研究股票基本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
根据iFinD数据的统计,A股上市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高达71.8万亿元,较2021年增长7.3%;净利润超5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


(资料图片)

2023年一季度,A股营收超17万亿元,增速收窄至1.9%;净利润接近1.5万亿元,增速扩大至2.1%。

在全球经济回落的重压下,A股表现可圈可点,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核心力量。我们不仅发现多家大型龙头企业依然保持平稳增长,还发现部分行业出现底部拐点。

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盘点A股财报表现,梳理行业及个股投资机遇。

1超5100家公司发布财报,创业板指数一季度表现最好

早在2月上旬,金三江、美利云发布2022年财报,财报季正式拉开序幕。特别是进入4月以来,2022年财报和2023年一季报共同进入密集发布期,市场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财报表现。

按照交易所的规定,上市公司应当在4月底之前披露上一年度财报和本年度一季报,因此海量公司选择4月中下旬发布财报。4月11日-4月30日,3786家公司发布年报,占A股整体比重超73%。

6家公司没有披露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,包括:交大昂立、*ST紫晶、*ST泽达、*ST大通、天沃科技、ST摩登。此外,百济神州、诺诚健华、中芯国际没有披露一季报。

我们先来看看A股整体表现:2022年,515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达到71.8万亿元,同比增长7.3%;净利润总额超5.2万亿元,同比微增1.3%。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,A股依然面临基本面压力。

2023年一季度,5155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达到17万亿元,同比增长1.9%;净利润总额近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

我们对比一季报和去年年报,可以发现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回落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,但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的好转。从财务报表数据来看,营业成本增速快速回落,为利润加速提供良好的基础。

2023年一季度,A股上市公司营业成本为11.9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%,这个速度较2022年9%的增速明显回落。

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依然十分充沛,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5万亿元,较2022年一季度同比大增101.7%。

为了促进业务发展,上市公司采取两大措施:加大研发支出,以实现高质量发展;继续扩张业务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。一季度A股研发支出达到2976.5亿元,较去年同期大增12.2%,这充分显示了上市公司提升研发能力的决心。

同时,A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突破-3.7万亿元,这表明上市公司依然在积极对外扩张,扩大投资规模。筹资活动净额达到1万亿元,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、充实“弹药库”,为业务拓展提供资金。

分上市板块来看,主板一季度营收约为16万亿元,同比增长1.5%;净利润达到1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3.2%。主板的营收增速仅高于科创板,北交所、创业板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均超8%。净利润方面,科创板净利润接近161亿元,创业板净利润突破560亿元。

我们盘点了主要指数的一季报状况,发现创业板指成为指数“一哥”,营收增速、净利润增速双双超20%,估值约为33倍。

沪深300代表着最核心的300家公司,一季度营收、净利润增速均超4%,估值也仅有12.4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科创5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净利润出现下滑,中证1000净利润降幅高达23.6%。

资料来源:iFinD

2、11个板块业绩增速超2倍,金融板块成吸金王

看完A股整体表现,我们接下来聊一聊板块的财务表现。我们详细分析了260个三级行业,切实体会到选对板块有多重要。

A股不同板块,有高低不同的量级,很多板块注定难以成为带领市场前行的主线板块。一般而言,我们将总市值超7000亿的板块定义为一线板块,这些板块凭借庞大的规模、海量的拥趸而成为市场明星。

截至4月30日,19个板块总市值超7000亿元,包括:国有大型银行、白酒、证券、股份制银行、保险、炼油化工、动力煤、锂电池、住宅开发、化学制剂、城商行、消费电子、中药、水力发电、航空装备等。

熟悉市场的老股民,会直观感受到这些一线板块的号召力,他们能够带领一众股票掀起巨浪。

此外,还有27个板块的总市值超4000亿元,包括:综合乘用车、空调、游戏、电池化学品、航空运输、医疗设备、铜、军工电子、底盘与发动机系统、通用软件、光伏电池组件、生猪养殖等。

从净利润总量来看,国有大行成为吸金大户,一季度狂赚3590亿元,同比增速仅为1.2%。股份制银行净利润突破1500亿元,增速约为1.5%。

6个板块净利润超400亿元,包括:保险、炼油化工、白酒、城商行、动力煤、证券。部分板块不仅盈利能力强,估值还处于较低水平,估值最低的城商行PE仅有5.2倍,动力煤板块估值约为7.1倍,白酒板块估值回落至30.5倍。

净利润超100亿的板块还有9个板块,包括:基建市政工程、房屋建设、焦煤、中药、空调、农商行、航运、锂电池、综合乘用车等。

此外,15个板块的净利润突破百亿,这个长长的名单里则会看到众多周期板块,包括:铜、港口、火力发电、水力发电、铝等。

聊完净利润规模,让我们再看看业绩增速排名。11个板块业绩增速超2倍,医院板块一马当先,业绩大增107倍。营销代理、汽车电子电气系统、专业连锁、门户网站、火力发电等板块,业绩增速靠前。

净利润增速超1倍的板块,还包括:自然景区、化妆品、油气炼化、酒店、跨境电商、肉鸡养殖等。备受疫情影响的行业,在疫情调整之后,出现了快速修复。

资料来源:iFinD,光大证券数字金融总部

然而,113个板块净利润出现下滑,这些板块有的受困于行业低谷,有的则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。

23个板块出现亏损,航空板块、生猪养殖成亏损王,亏损超80亿元;面板、横向通用软件、畜禽饲料、园林工程亏损额度靠前。

3、多家公司业绩百倍增长

最后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表现,这也是股民们最爱看的内容。

按照净利润规模进行排名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可谓独一档的存在,四大行一季度净利润均超500亿元,工行甚至高达906亿元。

净利润超200亿的公司,还有这十大企业:中国石油、招商银行、中国平安、中国海油、中国移动、邮储银行、兴业银行、交通银行、贵州茅台、中国石化。

金融股的统治地位不止如此,在净利润达到5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,银行股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。能与银行掰掰手腕的,也仅有宁德时代、通威股份、美的集团、中国神华、中国建筑等少数公司。

净利润超20亿的上市公司还有59家,除了银行、电信、能源等行业龙头之外,部分家电、汽车、新能源等行业巨头也榜上有名。天齐锂业、特变电工、比亚迪净利润均超40亿元,海尔智家、大秦铁路、隆基绿能、中国广核业绩也超34亿元,潞安环能、中国中冶、工业富联等龙头企业也大赚超30亿元。

接下来,让我们来看看亏损王,航空公司成为重灾区。中国东航、中国国航亏损均超29亿元,南方航空亏损近19亿元。

亏损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,还包括:温氏股份、中天金融、新希望、荣盛石化、泛海控股、天山股份、牧原股份、正邦科技等。

梳理完上市公司盈利规模,让我们共同研究哪些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。多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百倍,包括:倍加洁、汇鸿集团、华兰疫苗。

净利润增速超30倍的公司还有19家,包括:三生国健、燕京啤酒、朗姿股份、慧为智能、洛凯股份、克来机电、引力传媒、中远海能、申昊科技、金枫酒业、佳都科技、展鹏科技、固德威等。消费复苏、新经济仍是高增长个股的关键词,这些公司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速度。

资料来源:iFinD,光大证券数字金融总部

财报为我们投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投资者应当继续从中挖掘投资机会。无论股市如何起伏,好公司终将会获得市场的认可。

李泉

投资顾问执业编号:S0930622070004

基金从业编号:A20211203001155

标签:

上一篇:【新要闻】谁和她睡觉了未删减完整版_谁和她睡觉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