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洹南泛思录之《手机备忘录》14

131、秦灭六国,源于秦之强大。而秦之强大,非一日之功,乃几世之积累也。在于秦有经略天下之志也。有雄心,积小胜为大胜,终有天下也。人亦然!


(资料图片)

132、超然于物外,无欲无求,何为而不乐?沉溺于物中,患得患失,何为而不忧?

133、有人形,无人性,比兽更可怕。如果说,人性是善的,那么,有时,人会沦落为兽,只有人形,没有人性。人面兽心,即此也。其恶更甚于兽也。

133、学而优则仕,莫如学而优则师。师者,社会各阶层之源也。惟师高,社会整体水平才会高。而仕高,只会助长功利心,让社会更浮躁,易乱也。为政者若为国计,当学优为师也。

134、为学,不求用世,但为自我芬芳也!为学之道,在于吾心畅达,在于吾气充盈,非为功名利禄也。学畅吾心,何为而不可?时与,则畅天下,无骄也。时不与,则畅吾心,无忧也。生而芬芳,一世之幸也!学为用世,实为名利也,误也,狭也,难久也!

135、忠乎一人,奴也。忠乎一家,仆也。忠乎一群、一党,相类也,皆为私也。惟忠乎道义,无私也,贤圣也。大道为公也。忠乎一人,一家,一党,皆忠乎人也,人皆有私也,多寡不同罢了。思之!

136、德者,得也。得之于心,而见之于行也。得之慢,而持之久也。德有缺,则行必有失也。修德,人生之根本,须臾不可忘也。忘则生非也!德者,道也。智者,术也。体者,本也。德有缺,道迷也。智有缺,术乏也。体有缺,本弱也。人生在世,术乏则庸愚,本弱则衰病,然尚可苟活也。惟道迷,误人最深。苟迷而不返,将难以为人也。德之重,于此可知也。然,世人多轻之。何也?利也,利使之然也。此乃人生不幸之源也。悲哉!痛哉!

137、人贵有自知之明,更贵有笃行之志。自知而不笃行,其悲胜于不自知也。慎哉!

138、网红街,其红难久,何也?人造而非天生也!人造者,人为制造而成也。天生者,自然而然生成也。二者之差别,一凭意志,一凭蕴蓄。蕴蓄使然,必天时地利人和皆有也,无须引领,已悄然而成,绵然而兴,故长久也。意志使然,多不具天时地利人和也,纯为造势,则勃然而兴,忽焉而亡,故难久也。厚积薄发,方得久长,事皆如此也。一炮而红,其势难久也。然,人争欲为网红,犹古之终南捷径,皆为速利也。

139、学习,离不开知识的传授,却不能太重于知识的传授,甚至止于知识的传授。国学之传统,向以广闻博识为上,力图读万卷书,甚至读尽天下之书,此说误人至深也。莫道书海无涯,人生有限,是读不尽的。即使寿如彭祖,读尽世间之书,于人何益?多读书,不过是知道了许多他人之经验,多些谈资,于己是否有益,是否可用,则未知也。故,读书当以学习他人解决问题之思维与探索过程为要,而非以记忆其结果为能。不仅可举一反三,更可独创其一,方为真正之学习也。在用中学,边学边用,莫贪太多,多而无用,徒耗精力,浪费生命也。慎哉!

140、循着道义而非循着利益做事,方得久长也。依道而行,纵穷厄,心安也。身苦而心乐,故不觉其苦也。忧道不忧贫,与之相类也。其身虽穷,其道无穷也。何忧之有?

标签:

上一篇:拉夫罗夫:美国正密谋干涉俄罗斯明年大选,想大搞“颜色革命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