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中疾控最新数据: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下降|新冠病毒真的消失了吗?

2023-02-10 13:01:50 来源:医师报

新冠病毒持续下降

2月8日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,其中,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例,随后持续下降,2月6日下降至102例,较峰值下降97.6%。

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(数据来源于31个省(区、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)


(相关资料图)

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:自2022年12月9日以来,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,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(694万)后波动下降,2月6日降至最低(0.9万);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(29.2%)达高峰后波动下降,2月4日降至最低(1.2%),2月6日略有回升(1.5%)。

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(数据来源于31个省(区、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)

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: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,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下降到2023年2月4日的8.5万,其后有所反弹,2月6日为19.0万。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,12月22日达高峰(33.7万、21.3%)后波动下降,2023年2月6日降至最低,分别为784和0.4%。

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(数据来源于31个省(区、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)

阳性结果检测大幅下降,是新冠病毒变异未能检测出来还是就此覆灭,迎来胜利曙光?

高福团队发文: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

北京时间2月8日,由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战略优先研究计划资助,由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,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与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 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在著名期刊《柳叶刀》发表,该研究针对北京地区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期间采集的413例新冠(COVID-19)感染新发病例样本进行的基因组分析表明,所有病例均由现有毒株引起,90%以上涉及奥密克戎(Omicron)变异株BA.5.2或BF. 7亚分支,未见新的变异株。

高福教授说:“鉴于变异株对疫情进程的影响,有必要调查中国近期调整COVID-19防控政策后是否出现新的变异株。我们的分析表明,两种已知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(而非任何新的变异株)是北京地区当前病例数激增的主要原因,而且放眼整个中国,可能同样适用。然而,随着COVID-19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,我们有必要继续密切监测疫情,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任何新变异株。”

由于强制性大规模检测结束,无法获得2022年12月经实验室确认的COVID-19病例数,表明真实感染病例数被低估,导致数据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抽样偏倚。需要更多的样本来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的传播性和致病性。虽然病毒的进化速度可能因变异株的不同而存在差异,但在疫情暴发初期,认为病毒的进化速度是恒定的。

新冠病毒去哪儿了?消失了吗?

随着第一轮新冠高峰后,好像身边人都没有再出现新冠情况,从2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的数据来看,新冠病毒阳性比例低于2%,那新冠病毒到底去了哪里,是真的消失了吗?

对此,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在媒体采访时表示,病例散发是因为过去一两个月内,大部分地区超过80%的人感染后形成了免疫屏障。他表示,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类似之前的大量感染。如果病毒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,之前感染所产生的抗体能够保护半年以上,下一轮感染时间可能是半年以后。

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 认为,中国后续新冠病毒传播可能呈波动式,出现时间和病毒传播情况会受到新毒株出现、气候变化、大规模的人群流动(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)等影响。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部分数据提示,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消失,也不能把当前疫情感染情况的缓解当作结束。“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。”他说。

李侗曾认为,目前来看,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2003年SARS那样完全消失。他解释称,全球新冠传染情况不同步,有的地方现在新发病例已经很少,有的地方持续存在,还有很多地方反复出现疫情高峰。社会面上还存在感染者,大家就都有再感染的风险。他判断,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有阶段性,不会完全消失。

“总体上,今后需要重点防护的人群还是老年人,免疫力低下、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。”李侗曾建议,一方面要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开窗通风,保持社交距离。另一方面,可通过再次接种疫苗来提高防护水平。

文章综合整理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、中新网、柳叶刀

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标签: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感染 中国科学院

上一篇:天天视点!恒生前海基金邢程:港股互联网行业将在本轮经济上行周期中深度受益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